泗县:退休“不退岗” 调出好乡风


【资料图】

近年来,宿州泗县积极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创新工作思路,充分发挥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、老退伍军人、老模范等“五老乡贤”的作用,形成了具有泗县特色的“五老调事”新模式,搭建村级一站式调解平台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新格局。

预防引路 预防为先,架起“警戒线”。该县政法委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,通过村(社区)网格化管理,组织村组干部和“五老乡贤”分片上门走访农户,收集社情民意,宣传党的政策。通过唠家常等方式,一线走访,一线调解,随时发现解决群众的小问题小矛盾,避免“小事拖大”酿成大问题,建立抓早、抓小、抓源头的预防措施和运行机制。设立值班、考勤制度,群众来访必记录,调处情况随时跟进“回头看”,杜绝事后调解,达到预警在先,整体联动的效果。

调解护航 调解为主,弹奏“和谐曲”。农村土地纠纷是影响当前农村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,由于土地历史悠久,加上使用权变更频繁地界不清,时常会闹出矛盾纠纷,这种矛盾引发看似只是不足几分的小地边,实则“易燃”且“易爆”。泗县围绕此类问题纠纷,以“四事四权”工作法为抓手,建立“网格—五老—支部—群众”四级纠纷调解体系,着眼化解群众身边难事烦心事,将“矛盾结”变成了“和谐线”。在该县有这样一些退休“不退岗”的老人,他们平均年龄60岁左右,平时总是怀着一腔热情积极调解邻里之间的纠纷,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,他们就是“五老”调解员。退休老教师李林15年来靠着一把“公平尺”,忙碌在田间地头、房前院落,调解村民矛盾500余件,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点赞。

治理增效,打好“组合拳”。因地制宜推广、发扬、创新“四事四权”工作法,并不是单纯为“调事”而“调事”,而是抓住乡村治理这个“牛鼻子”,采用“五老调事”+N模式,打造乡村治理新样板。与网格员、“一村一警”“一村一法律顾问”协调联动,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、意见建议及时进行联合调处、商议。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积极开展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“最美家庭”“文明家庭”等评选活动,大力倡导移风易俗、弘扬文明新风。

举措创新,激活“新动能”。“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”。充分发挥五老调事机制作用,通过民情民意收集箱、“民情回音壁”等“上墙”途径,深入了解民情民意、困难问题,并将收集了解的民情民意进行派单,推动各类调解事项“窗口前移”,确保“五老”心往基层想、脚往基层走、劲往基层使。建立五老调事模拟小课堂,创造模拟调解现场,用一个主讲、一个笔录、一个现场策划,动员五老人员见机而动,共同谋划,找出双方当事人的共识点,灵活发挥,紧扣主线,达到快速跟进,调解成功的预期效果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