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更多人跳回“农门”成为“新农人”


(资料图片)

出身农家,跳出农门,张海涛当了近十年的“包工头”。如今,他又重新回流,到田间当起“新农人”,凭借不服输的劲头,不光个人年收入节节攀升,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乡村振兴带头人。

今年34岁的张海涛,是安徽省临泉县谭棚镇张老家村人。早些年,跳出农门是农村娃的最大梦想,初中毕业后,张海涛就外出打工,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,做得风生水起,成为一名“包工头”。2021年春天,凭着对农业、农村的热爱,有了初步积累的张海涛又跳回“农门”,跟老表在村里流转20亩地种生姜,自此开启“新农人”生活。

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农民是主体,人才是关键。而当前的农村,最缺少的也恰恰是人才。近年来,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经商,留守在家的以老弱病残弱小为主,这给乡村振兴带来巨大的挑战。地方党委、政府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,坚持“引育用留”并重,集聚各类人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,积极培育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“新农人”“乡创客”。当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心甘情愿跳回“农门”,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,把搁荒的稻田变成希望的田野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,乡村振兴才可能又快又好地高质量推进。

人才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。众所周知,乡村振兴离不开项目、资金、人才等资源要素。而这当中,最关键的无疑是人才,没有足够数量的人才,有再好的项目、再充裕的资金,也很难发挥出最大的效力,给乡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地方党委、政府打好招才引智的“组合拳”,以情留人、以事业吸引人,让一大批有文化、懂技术、会管理、善经营、爱农村的实用型人才,愿意跳回“农门”成为“新农人”,这对乡村振兴,大有益处。

有更多的人愿意跳回“农门”,成为“新农人”,乡村振兴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。实践证明,“新农人”知识面宽、视野开阔、学习能力强,加之他们懂市场,懂农业,对农村也充满着深厚的感情。他们带着知识、技术投身乡村振兴队伍建设中,必定能带动乡邻一起学技术、做产业、搞经营,带动更多农民成为“新农人”,不断拓宽广大农民增收的新路子,带领群众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