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礼赞,带动世界第三次文化复兴——欧洲回顾篇|世界聚看点

从17世纪中叶开始,欧洲逐渐兴起了一股称为“汉风”的“中国热”,遥远的东方犹如神奇的土地,深深地吸引着欧洲,到18世纪,“中国热”达到高潮。在社会生活中,欧洲人以拥有中国的器物为荣耀,用中国家具,贴中国墙纸,用中国瓷器玉器,喝中国茶。“中国风”是18世纪欧洲文化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。如今,东方巨龙已经觉醒,中华文明得以伟大复兴,由翟鹏先生所创作的《生命礼赞》所带动的第三次世界文化复兴,以鬼斧神工的技艺对世界灿烂的饮食文化进行完美的诠释。

图:红山匠人 翟鹏


【资料图】

北欧五国,瑞典、挪威、芬兰、丹麦和冰岛都拥有相同的历史,在社会和文化上关系极为密切。地理因素的影响,也让他们纷纷保留了崇尚自然、健康、返璞归真的饮食文化。此次《生命礼赞》欧洲篇就是利用一块完整的天然美玉,向世人带来了别具特色的北欧饮食文化。

图:冰岛臭鲨鱼肉

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,冰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,也正因此,鲨鱼肉成为冰岛自古以来的传统美食。而发酵的臭鲨鱼肉,对于冰岛人来说意义非凡。由于古代冰岛男人出海捕鱼非常辛苦,这道材料源自男人们辛苦劳动的美食,自然就成了犒劳他们的最佳选择。利用天然美玉打造的臭鲨鱼肉,油脂光润,层次分明,完美还原了鲨鱼肉的质地和纹理,让观赏者不禁啧啧称奇。

图:丹麦脆皮猪肉

丹麦是世界上食用猪肉最多的国家之一,当地人对于猪肉的处理也具有独特的见解,在圣诞的晚宴上,一定少不了这样一盘烤到流油的脆皮烤猪肉,烘烤后的肉皮酥脆化渣,柔嫩多汁,搭配果脯、果肉、酸红菜等,是不可多得的美味。天然美玉制作而成的脆皮猪肉,巧妙地利用了玉石天然自带的俏色,表面金黄,内部洁白无暇,在匠人的妙手天成下,创作出了这部不可多得的佳品。

图:芬兰卡累利阿炖肉

卡累利阿位于芬兰的最东隅,那里有着芬兰最大的水体——赛马湖,一个由相连的湖泊、湖湾和岛屿组成的广阔宏伟的迷宫。而这里的美食,也受到了全芬兰居民的热捧。在这当中,以卡累利阿命名的炖肉格外受到欢迎。传统上,人们用同一个大烤箱来烘烤食品和加热房屋,余热用来炖煮食物,卡累利阿炖肉也正是由此而来。看似复杂的菜式,想要用一块美玉还原显然并非易事,匠人仅用一块未经染色的美玉便能将炖肉还原的如此神似,这展示出了深厚的玉雕功力。

图:挪威熏羊头肉

海盗文化发源于古代的维京,也就是现在的挪威,这种出海四处征战的历史,为挪威刻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。古代维京海盗出海之前,会选择将羊粗暴的处理完后直接在火上烤,而羊头也会取出来用盐腌制。这样处理好的羊头可以很好地贮存起来,很久都不会坏。这种做法自然也延续到了现在,成为别具挪威特色的美食。美玉制成的熏羊头,白骨骨架轮廓自然,而红白相间的肉骨部分更是将熏肉的干、柴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
图:瑞典驯鹿肉

驯鹿体格魁梧,迁徙出没于严寒山野的极地地带,而瑞典纬度高,多雪山,自然成为了驯鹿的家园。因地制宜,烹饪驯鹿肉也成为瑞典的传统美食。驯鹿肉脂肪含量少,将切碎的肉块煮到肉酥汁浓,佐以土豆泥和红莓酱,让人感到舒筋活血。将天然美玉雕琢出驯鹿肉丝的质感,呈现出匠人对玉石原料的熟稔,也蕴藏着匠人多年来学习和领悟的成果。

自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,法国的艺术文化始终处于欧洲的中心地位,尤其是在拿破仑横扫欧洲之后,法国艺术家身上的枷锁进一步得到解放,而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,文化艺术巨匠达芬奇的代表作品《蒙娜丽莎》,也被存放在卢浮宫这一人们心目中的艺术殿堂,法国也一跃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文明艺术之都。生命礼赞法国篇的诞生,既是对法国文化艺术的高度的凝练和提高,也是为带动世界第三次文化复兴奠定了有力的基础,创造一个史无前例的文化浪潮。

图:法国蜗牛

如同我们将田螺视为美味,蜗牛对于法国的古代先民也是一种简单易得的蛋白质来源,从古罗马时期开始,蜗牛就是法国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,正是因为历史悠久和原料稀少,蜗牛在法餐中的地位愈发名贵,并升级成法国的“国菜”。

在这部作品中,红山匠人们采用与蜗牛外壳花纹极为相似的玉石原料,并雕琢出蜗牛外壳的轻薄与内里的柔软质感,让观者食指大动,垂涎三尺。

图:法式鹅肝

法国路易十六时期,鹅肝作为美食进献到宫廷,国王品尝过后深受喜爱,自此鹅肝这道佳肴名声大噪,并被当时许多知名作家、音乐家及艺术家所称赞,奠定了高贵珍馐的不凡地位。作品中的鹅肝石肌理完整,将鹅肝脂肪鲜嫩多汁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,表面呈现的焦褐感使得整部作品仿佛冒着热气,写实的同时,也诠释了法国深厚的饮食文化历史。

关键词: